一、什么是意志力?

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什么是意志力?为什么意志力至关重要?

深入剖析:选择你的意志力挑战

如果你还没有作决定的话,是时候选一个你最可能用书中的概念和策略应对的意志力挑战了。以下问题能帮你找出合适的挑战:

“我要做”意志力挑战:有没有什么事是你想多做一些的,或是停止拖延的,因为你知道这样做能提高你的生活质量?

“我不要”意志力挑战:你生活中最“顽固”的习惯是什么?有什么是你想放弃,或者想少做一点的,因为它妨害了你的健康、幸福甚至成功?

“我想要”意志力挑战:你最想集中精力完成哪一项重要的长远目标?哪种当下的“渴望”最有可能分散你的注意力、诱惑你远离自己的目标?

意志力就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如果驾驭得好,它就能帮你实现目标,还能让你少惹是非。

我们为什么会有意志力?

为了适应环境、与人合作、维持关系,人脑很早就学会了自控。现代人的大脑就是为了适应各种需求而进化出来的。只有大脑紧跟时代的脚步,我们才能拥有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抑制冲动的能力,它使我们成为了真正的人。

说白了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没有意志力的生物已经被淘汰。

为什么直到今天,意志力仍然很重要?

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有些人的意志力更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的人,都会活得更幸福。他们的生活更快乐,身体更健康,人际关系更和谐,恋情更长久,收入更高,事业也更成功。他们能更好地应对压力、解决冲突、战胜逆境,活得也更长。顽强的意志力是一个人最突出的优点。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于拿高分,比个人魅力更有助于领导别人,比同理心更有助于维持婚姻幸福。​(没错,维持婚姻的秘诀就在于学会闭嘴。​)如果你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那就从意志力入手吧。

两个自我导致的问题

有些神经学家甚至认为,我们只有一个大脑,但我们有两个想法。或者说,我们的脑袋里有两个自我。一个自我任意妄为、及时行乐,另一个自我则克服冲动、深谋远虑(见图1-2)​。

两个自我的价值

如果没有了欲望,人们就会变得沮丧;如果没有了恐惧,人们就没法保护自己、远离伤害。在意志力挑战中获胜的关键,在于学会利用原始本能,而不是反抗这些本能。

意志力第一法则:认识你自己

自控力是人类最与众不同的特征之一。此外,人类还拥有自我意识。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但愿我们还能知道,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这样我们就会三思而后行。可以说,这种自我意识是人类独有的。

如果你心里在想其他事,那么冲动就会主导你的选择。你是不是在排队等咖啡的时候发短信,结果本来想点冰咖啡,却点了一杯摩卡?​(你绝对不想知道那杯东西有多少卡路里。​)

意志力实验:回忆一下你的决定

如果你想有更强的自控力,就得有更多的自我意识。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样的决定需要意志力。有些决定比较明显,比如“下班后要不要去健身?​”但有些冲动的后果可能要过些日子才会显现。比如,你是不是先装好了运动背包,以便不用回家就能去锻炼?​(这是个不错的做法!这样你就没那么多借口了。​)你是不是接了个电话,然后聊着聊着就饿了,没办法直接去健身了?​(哎呀!你要是先去吃饭,八成就不会去健身了。​)请至少选一天,把你作的决定都记下来。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回想你作的决定,分析哪些有利于你实现目标,哪些会消磨你的意志。坚持记录你的决定,还有助于减少在注意力分散时作决定,同时增强你的意志力。

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

人脑像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学生,对经验有着超乎大家想象的反应。如果你每天都让大脑学数学,它就会越来越擅长数学。如果你让它忧虑,它就会越来越忧虑。如果你让它专注,它就会越来越专注。

你还可以做一件更简单、更无痛的事——冥想。神经学家发现,如果你经常让大脑冥想,它不仅会变得擅长冥想,还会提升你的自控力,提升你集中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大脑就会变成调试良好的意志力机器。在你的前额皮质和影响自我意识的区域里,大脑灰质都会增多。

意志力实验:5分钟训练大脑冥想

专心呼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冥想技巧,它不但能训练大脑,还能增强意志力。它能减轻你的压力,指导大脑处理内在的干扰(比如冲动、担忧、欲望)和外在的诱惑(比如声音、画面、气味)​。新研究表明,定期的思维训练能帮人戒烟、减肥、戒毒、保持清醒。无论你“要做”和“不要”的是什么,这种5分钟冥想都有助于你增强意志力。

1.原地不动,安静坐好。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或盘腿坐在垫子上。背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冥想时一定不能烦躁,这是自控力的基本保证。如果你想挠痒的话,可以调整一下胳膊的位置,腿交叉或伸直,看自己是否有冲动但能克制。简单的静坐对于意志力的冥想训练至关重要。你将学会,不再屈服于大脑和身体产生的冲动。

2.注意你的呼吸。闭上眼睛。要是怕睡着,你可以盯着某处看,比如盯着一面白墙,但不要看家庭购物频道。注意你的呼吸。吸气时在脑海中默念“吸”​,呼气时在脑海中默念“呼”​。当你发现自己有点走神的时候,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这种反复的注意力训练,能让前额皮质开启高速模式,让大脑中处理压力和冲动的区域更加稳定。

3.感受呼吸,弄清自己是怎么走神的。几分钟后,你就可以不再默念“呼”​、​“吸”了。试着专注于呼吸本身。你会注意到空气从鼻子和嘴巴进入和呼出的感觉,感觉到吸气时胸腹部的扩张和呼气时胸腹部的收缩。不再默念“呼”​、​“吸”后,你可能更容易走神。像之前一样,当你发现自己在想别的事情时,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如果你觉得很难重新集中注意力,就在心里多默念几遍“呼”和“吸”​。这部分的训练能锻炼你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意志力实际上是“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它们协同努力,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深入剖析:

  • 更难的事是什么?想象你正面临一个意志力的挑战。更难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困难?
  • 认清两个自我。你的意志力挑战是,如何描述相抗衡的两个自我?冲动的你想要什么?明智的你又想要什么?

意志力实验:

  • 记录你的意志力选择。至少选一天,注意观察你做的关于意志力的决定。
  • 5分钟大脑训练冥想。在脑海中默念“呼”和“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当你开始走神的时候,重新集中注意力。

二、意志力的本能

意志力的本能:人生来就能抵制奶酪蛋糕的诱惑

当你遇到真正的意志力挑战时,你的身体一定能感觉到。这并不是孰是孰非这种抽象的命题,而是你身体内部的战斗,是你身体两部分之间的战斗,感觉就像两个不同的人在战斗。有时,欲望会占据上风。有时,那个更加明智、想变得更好的你会占据上风。

科学研究发现,自控力不仅和心理有关,更和生理有关。只有在大脑和身体同时作用的瞬间,你才有力量克服冲动。

两种不同的威胁

老虎和奶酪蛋糕有相似之处——它们都不会让你长命百岁。但是从其他方面来看,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威胁。人脑在应对它们时会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

危险逼近的时候

这种本能就是应激反应。你肯定有过这种感觉——心跳加速、下巴打战、精神高度紧张。这些身体的变化都不是偶然的。它们以某种复杂的方式与人脑和神经系统相互协调,保证你能迅速反应、全力出击。

一种新的威胁

在面包店的橱窗里,你看到了一块最美味的草莓奶酪蛋糕。光滑的奶油表面上闪烁着耀眼的红色光芒,几颗零星散落的草莓让人忆起童年夏日的味道。你还没来得及说出“等等,我正节食呢”​,你的脚步已经移动到了门口,你的手已经拉开了门。门铃叮咚作响。你早已按捺不住激动,口水直流了。

现在,你的大脑和身体处于什么状态中呢?首先,你脑子里能想到的就是犒劳一下自己。当你看到草莓奶酪蛋糕的时候,大脑中部会释放出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它随后会进入大脑中控制注意力、动机和行动的区域。这些多巴胺会告诉你的大脑:​“现在一定要吃奶酪蛋糕,要不然会生不如死哦。​”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你的手和脚会自动冲向面包房。你会想:​“这是谁的手啊?拉门的是我的手吗?原来是我的手呀?啊,奶酪蛋糕要多少钱?​”

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你的血糖会降低。当你的大脑感觉舌尖轻触奶油时,它便会释放出一种会影响神经的化学物质,让身体开始使用血液中携带的所有能量。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糖分昏迷和罕见的奶酪蛋糕致死事件,你需要立刻降低血液中的糖分。你看身体多会照顾你!但是,糖分的降低会让你觉得头晕目眩,这就让你更想吃奶酪蛋糕了。这可不妙,我可不想被人们当成奶酪蛋糕阴谋论者。但是,如果你把这看成是奶酪蛋糕和节食之间的斗争,那我必须得说,奶酪蛋糕大获全胜。

意志力本能: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反应和应激反应有一处关键的区别:前者的起因是你意识到了内在的冲突,而不是外在的威胁。你想做一件事(比如抽烟、吃大餐、工作时间浏览不良网站)​,但你知道自己不该做。或者,你知道你应该做什么事(比如纳税、完成项目、去健身)​,但你宁愿什么都不做。这些内在的冲突本身就是一种威胁,你的本能促使你作出潜在的错误决定。因此,你需要保护自己,也就是需要所谓的自控力。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先让自己放慢速度,而不是给自己加速(比如应激反应)​。​“三思而后行”反应就是让你慢下来。当你意识到内在冲突的时候,大脑和身体会做出反应,帮助你放慢速度、抑制冲动

身体的意志力“储备”

对“三思而后行”反应的最佳生理学测量指标是“心率变异度”​。

当人们感到压力时,交感神经系统会控制身体。这种生理学现象让你能够战斗或者逃跑。心率升高,心率变异度就会降低。此时,由于伴随应激反应产生的焦虑或愤怒,心率会被迫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相反,当人们成功自控的时候,副交感神经系统会发挥主要作用,缓解压力,控制冲动行为。心率降低,心率变异度便会升高。此时,人们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平静。

心率变异度能很好地反映意志力的程度。你可以用它推测谁能抵抗住诱惑,谁会屈服于诱惑。比如,当一个戒酒的人看到酒时心率变异度升高,那么他很可能会继续保持清醒。但如果情况相反,他的心率变异度降低,那么他很可能会故态复萌。研究还发现,心率变异度较高的人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避免及时行乐的想法、更好地应对压力。他们在困难面前更不容易放弃,即便他们一开始就遭到了失败或得到了消极评价。这些发现让心理学家把心率变异度称为身体的意志力“储备”​,也就是一个衡量自控力的生理学指标。如果你的心率变异度高,那么无论在何种诱惑面前,你的意志力都会更强。

任何给你的身心带来压力的东西都会影响自控力的生理基础,甚至会摧毁你的意志力。焦虑、愤怒、抑郁和孤独都与较低的心率变异度和较差的自控力有关。慢性疼痛和慢性疾病则会消耗身体和大脑的意志力储备。但你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身心调节到适合自控的状态。要提高意志力的生理基础,上一章中的冥想练习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能够训练大脑,还能提高心率变异度。还有一些减轻压力、保持健康的方法,比如锻炼、保证良好睡眠、保证健康饮食、和朋友家人共度美好时光、参加宗教活动,都能增强身体的意志力储备。

意志力实验:通过呼吸实现自控

这本书不会教给你什么捷径,但能告诉你一种快速提高意志力的方法:将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15秒时间,比平常呼吸要慢一些。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加上必要的练习,这一点不难办到。放慢呼吸能激活前额皮质、提高心率变异度,有助于你的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力状态。这样训练几分钟之后,你就会感到平静、有控制感,能够克制欲望、迎接挑战。

训练你的身心

意志力的奇迹实际上来自身体的训练。

事实证明,科学家找到的自控力良药竟然是锻炼!对起步者来说,锻炼对意志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15分钟的跑步机锻炼就能降低巧克力对节食者、香烟对戒烟者的诱惑。

​“什么样的锻炼最有效?​”我的回答是:​“你真的会去作什么样的锻炼?​”身体和大脑是协调一致的。所以,只要是你想做的,就是最好的起点。整理花园、散步、跳舞、做瑜伽、团队运动、游泳、逗孩子、逗宠物,甚至是精神饱满地打扫房间或者逛商店,都可以是有效的锻炼途径。如果你坚信自己不适合运动,那么我建议你把运动的定义扩大一些。如果你对以下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它就是一项运动。一、你是坐着、站着不动或是躺着吗?二、你会边做边吃垃圾食品吗?如果你找到了符合要求的运动,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锻炼意志力的方法。任何能让你离开椅子的活动,都能提高你的意志力储备。

睡出意志力!

为什么睡眠不足会影响意志力?一开始,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和大脑吸收葡萄糖,而葡萄糖是能量的主要存储方式。当你疲惫的时候,你的细胞无法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细胞没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你就会感到疲惫。由于你的身体和大脑急需能量,你就开始想吃甜食,想摄入咖啡因。但即便你食用了糖类或咖啡,你的身体和大脑也没办法获得能量,因为它们无法对其有效利用。这对自控力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自控会消耗你有限的脑力。

你的前额皮质同样急需能量,能量短缺会造成严重后果。睡眠研究人员甚至为这种状态起了个有趣的名字——“轻度前额功能紊乱”​。睡眠不足会让你起床的时候大脑受损。研究表明,睡眠短缺对大脑的影响和轻度醉酒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在醉酒的状态下,人们毫无自控力可言。

但好消息是,这些反应都是可逆的。如果睡眠不足的人补上一个好觉,他的前额皮质就会恢复如初。实际上,他的大脑和休息良好的人的大脑会完全一样。研究不良癖好的科学家已经开始用睡眠来治疗药物滥用患者。在一项研究中,每天5分钟的冥想训练帮助患者恢复了睡眠,让他们每天的有效睡眠时间增加了1个小时,这就大大降低了他们旧病复发的概率。因此,如果你想获得更强的意志力,那就早点休息吧

自控力太强的代价

意志力本能是个奇妙的东西:因为大脑辛勤工作,身体积极配合,所以你能根据长远目标作出决定,而不会被恐慌或及时行乐所左右。但自控力也是有代价的。集中注意力、权衡目标、缓解压力、克制欲望等所有这些脑力工作都需要能量,真正的身体能量。这就好比,在紧急情况下,肌肉需要能量逃跑或战斗。

因为自控需要大量能量,很多科学家都认为,长时间的自控就像慢性压力一样,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大患病的概率。意志力过强会有害身体健康。

我现在说的“放松”不是让你对着电视机呆坐,或者喝着红酒饱餐一顿。能提高意志力的“放松”是真正意义上的身心休整。哈佛医学院心脏病专家赫伯特·本森(Herbert Benson)称之为“生理学放松反应”​。你的心率和呼吸速度会放缓,血压会降低,肌肉会放松。你的大脑不会去规划未来,也不会去分析过去。

想要激发这种放松反应,你需要躺下来,用枕头垫着膝盖,腿稍稍抬起(或者,你可以选择任何一个你觉得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感觉你的腹部有起伏。如果你觉得身体某处很紧张,你可以有意识地挤压或收缩肌肉,然后就不要再去管它了。比如,如果你发现手掌和手指很紧张,那么就攥一下拳头,然后张开手掌。如果你发现前额和下巴很紧张,那么就挤挤眼、皱皱眉,然后张大嘴巴,放松整个面部。保持这种状态5-10分钟,试着享受这种除了呼吸什么都不用想的状态。如果你担心会睡着,那就先设定好闹钟。

充满压力的国度

意志力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睡眠不足、饮食不良、久坐不动和各种消耗能量的事情,或是身心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之下。对每一位坚信意志力是态度问题的医生、饮食顾问和爱唠叨的另一半来说,这项研究会告诉他们事情的真相。的确,你的态度很重要,但你的身体也不能掉链子。

科学洞见也告诉我们,压力是意志力的死敌

如果我们想更好地应对挑战,就需要更有效地管理压力、照顾自己。疲惫不堪、处于高压之中的人会有明显的劣势,而我们却是一个疲惫不堪、处于高压之中的国家。我们的坏习惯(比如过度饮食和睡眠不足)不仅反映了我们缺乏自控力,还消耗了我们的体力,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偷走了我们的自控力。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意志力是种生理本能,它和压力一样,通过不断进化来保护我们不受自身伤害。

深入剖析:

  • 什么是威胁?对你的意志力挑战来说,什么是需要克制的内在冲动?
  • 压力和自控。试着找出持续一整天或一整周的压力,看看它对你的自控力产生怎样的影响。
  • 你有过强烈的欲望吗?你发脾气了吗?你把要做的事拖到了明天吗?

意志力实验:

  • 呼吸出你的自控力。把你的呼吸降到每分钟4-6次,将身体调整到适合自控的生理状态。
  • 5分钟给意志力加油。出门活动,哪怕只是在周围转转,也能减少压力、改善心情、提供动力。
  • 睡眠。打盹或补觉可以消除睡眠不足的影响。
  • 放松能让你恢复意志力储备。躺下,深呼吸,让“放松的生理反应”帮你从自控和压力造成的疲惫中恢复过来。

三、累到无力抵抗

累到无力抵抗:为什么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有极限?

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早晨的意志力最强,然后意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当你遇到重要的事情时,比如下班之后去健身、处理重大项目、看见孩子往沙发上乱涂乱抹还要保持冷静、远离藏在抽屉里的备用香烟时,你会发现自己毫无意志力。而且,如果你想立即控制自己或是改变太多事情,你就可能彻底消耗掉自己的体力。这些失败并不说明你的品德有问题,这是意志力的天性。

自控的肌肉模式

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它被使用之后会渐渐疲惫。如果你不让肌肉休息,你就会完全失去力量,就像运动员把自己逼到筋疲力尽时一样。基于这个假设,鲍迈斯特实验室和其他研究团队都证明了意志力是有限的。试图控制你的脾气、按照预算支出、拒绝成为第二名,都是从同样的来源获取能量的。

能量危机

事实上,你的大脑可能也是个小气鬼。在某个特定时刻,大脑只能提供很少的能量。它可以在细胞中储存一些能量,但这部分能量主要依赖血液中不断流动的葡萄糖。当大脑发现可用能量减少时,它便会有些紧张——如果出现能量不足怎么办?和银行一样,它也会决定不再支出,决心保存资源。它会削减能量预算,不再支出所有的能量。第一项要削减的开支是什么?对了,就是自控。因为,自控是所有大脑活动中耗能最高的一项。为了保存能量,大脑不愿意给你充足的能量去抵抗诱惑、集中注意力、控制情绪

饥饿难耐的人不该拒绝零食

不幸的是,在现代西方社会,这种本能已经没什么好处了。身体内部的血糖含量变化不再是饥荒的前兆,也不会让人因为怕活不过冬天而着急留下自己的基因。但是,当你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你的大脑仍旧会考虑短期的感受,会去冲动行事。大脑的首要任务是获得更多能量,而不是保证你作出明智的决定,实现你的长远目标。这就意味着,股票经纪人可能在午餐前买进错误的股票,节食者更容易去“投资”彩票,不吃早餐的政客可能觉得实习生魅力难挡。

突然增加的糖分会让你在短期内面对紧急情况时有更强的意志力。但从长远来说,过度依赖糖分并不是自控的好方法。处在压力环境中的人很容易选择经过复杂加工、高脂肪、高糖分的“安慰”食物,但这样做终将摧毁自控力。从长远来看,血糖突然增加或减少会影响身体和大脑使用糖分的能力。

更好的方法是保证你的身体有足够的食物供应,这样能给你更持久的能量。大多数心理学家和营养学家推荐低血糖饮食,因为它能让你的血糖稳定。低血糖食品包括瘦肉蛋白、坚果和豆类、粗纤维谷类和麦片、大多数的水果和蔬菜。

训练“意志力肌肉”

如果自控力是肌肉的话(仅仅是比喻意义上的肌肉)​,我们也应该能训练它。锻炼身体可能让你的自控力肌肉感到疲惫,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它肯定能变得更强健。

意志力实验:锻炼意志力

如果你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意志力训练方法,不妨试一试下面几个“自控力肌肉”锻炼模式。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不随便发誓(或者不说某些口头禅)​、坐下的时候不跷脚、用不常用的手进行日常活动,比如吃饭和开门。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都做一些事(但不是你已经在做的事)​,用来养成习惯或不再找借口。你可以给母亲打电话、冥想5分钟,或是每天在家里找出一件需要扔掉或再利用的东西。

增强自我监控能力:认真记录一件你平常不关注的事,可以是你的支出、饮食,也可以是你花在上网和看电视上的时间。你不需要太先进的工具,铅笔和纸就够了。但如果你需要一些激励的话,​“量化自我”运动已经把“自我记录”变成了一门科学和一种艺术。

沮丧的母亲发现了她的“我想要”的力量

艾琳想到了让自己控制脾气的最大动力。答案很明显,那就是“当个好家长”​。但当她气急败坏的时候,这个动力就不起作用了。她会记得自己想要“当个好家长”这件事,但这会让她更加气急败坏!艾琳意识到,更重要的动力是“享受当家长的过程”​,这和“当个好家长”完全是两码事。艾琳之所以通过大喊大叫来发泄情绪,并不只是因为孩子们做的错事,而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和“完美妈妈”相差甚远。有一半时间,她都是对自己发火,却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她一直念念不忘自己放弃了工作(她工作时很有效率)​,选择了做一件让自己如此失控的事。意识到自己不是个完美妈妈,不会让她变得更有自控力,只会让她觉得更难受。要获得控制情绪爆发的意志力,

自控力的局限性带来了一个悖论:我们不能控制所有的事,但提高自控力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我们的极限。和肌肉一样,我们的意志力也遵守“要么使用,要么消失”的法则。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成为“意志力宅男宅女”来保存能量,就会失去自己本来拥有的力量。但如果我们想每天都跑“意志力马拉松”​,又会把自己搞垮。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像聪明的运动员那样去训练,去提升我们的极限,但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当我们虚弱的时候,我们能从动力中汲取能量。同样,我们也能让疲惫的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自控力用得太多会疲惫,但坚持训练能增强自控力

深入剖析:

  • 意志力的上下波动。本周,记录你的自控力,特别注意什么时候你的意志力最强,什么时候你最容易放弃。
  • 你的疲惫感是真的吗?下次你觉得自己太“疲惫”而无法自控的时候,看看自己能不能挺过第一波疲惫的感觉,向前迈出一步。

意志力实验:

  • 意志力饮食。确保你的身体摄入了足够的食物,能为你提供足够多的能量。
  • 意志力锻炼。本周,选择一件事来做(​“我想要”的力量)或不做(​“我不想”的力量)​,或者记录一件你不曾关注的事情,以此锻炼你的“自控力肌肉”​。
  • 发现你的“我想要”的力量。发现自己最重要的“我想要”的力量,也就是你脆弱的时候给你动力的东西。每当你面对诱惑、想要放弃的时候,都想一想这个东西。

四、容忍罪恶

容忍罪恶: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不是每一次自控力失效都是因为真的失去了控制。有时,我们是有意识地选择了在诱惑面前屈服。想全面了解我们为什么会耗尽意志力,我们需要其他的解释。这个解释应该更偏向心理学解释,而不是生理学解释。

他们已经向自己证明了,他们没有性别歧视或种族歧视。这就让他们在心理学家所谓的“道德许可”(moral licensing)面前不堪一击。当你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这就意味着,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常常会允许你做坏事。在这个例子里,学生们因为驳斥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言论而感觉良好,因此放松了警惕,更容易作出有歧视色彩的决定。他们更可能根据直觉的偏好作出判断,而不去考虑这个决定和他们“追求公平”的目标是否一致。这并不是说他们想歧视。他们只是被自己之前良好的行为所蒙蔽,没看到这些决定会带来的伤害而已。

“道德许可”不仅会批准我们做坏事,也会让我们错失做善事的机会。比如,和那些记不起曾做过善事的人比起来,有行善经历的人**在慈善活动中捐的钱要少60%**。如果工厂经理想起自己近期做过善事,就更不会花钱去减少工厂造成的污染。

严格来说,许可的逻辑并没有逻辑可言。首先,我们基本不会在“好”行为和“坏”行为之间建立联系。控制了购买欲的消费者很可能回家多吃点美食。当雇员花更多的时间处理公司业务时,他就会觉得,用公司的信用卡支付自己的账单是合情合理的

“道德许可”最糟糕的部分并不是它可疑的逻辑,而是它会诱使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它让我们相信,放弃节食、打破预算、多抽根烟这些不良行为都是对自己的“款待”​。这很疯狂,但对大脑来说,它有可怕的诱惑力,能让你把“想做的事”变成“必须做的事”​。

有一个例子能很好地说明这种道德许可,那就是1992年的威尔斯脆饼风潮。当节食者看到饼干外包装上写着“零脂肪”时,食品包装中的巧克力带来的罪恶感似乎消失了。虽然人们很关注自己的体重,但他们却很不理性地吃掉了一整盒这种高糖分食品。他们完全被“零脂肪”的光环蒙蔽了。​(好吧,我承认自己也是其中一个。​)医学研究人员将这种蒙蔽和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当我们将意志力挑战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准时,善行就会允许我们做坏事。为了能更好地自控,我们需要忘掉美德,关注目标和价值观。

深入剖析:

  • 善与恶:当你的意志力挑战成功时,你会不会告诉自己你很“好”​,然后允许自己做一些“坏”事?
  • 你是否在向明天赊账?你是不是告诉自己明天会弥补今天的过错?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否真的弥补上了?
  • 光环效应:你是不是只看到了坏东西好的一面,如折扣省钱、零脂肪、保护环境?
  • 你觉得自己是谁?当你想到你的意志力挑战时,你觉得哪部分的你才是“真实”的你?是想追求目标的你,还是需要被控制的你?

意志力实验:

  • 明天和今天毫无区别。当你想改变行为的时候,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某种行为。
  • 取消许可,牢记理由。下一回,当你发现自己在用曾经的善行为放纵辩护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你做“好”事的原因,而不是你应不应该得到奖励。

五、大脑的弥天大谎

大脑的弥天大谎: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奖励的承诺

奥尔兹和米尔纳发现小白鼠大脑里的“快感”中心后,他们便开始证明,刺激这块区域会带来多大的快感。首先,他们让小白鼠禁食24小时,然后把它放在一根短管的中间,管道两头都有食物。通常情况下,小白鼠会跑到管道一头然后开始咯吱咯吱地吃东西。但如果小白鼠在这之前受到了电击,它便会待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和一份有保证的食物奖励比起来,它更愿意等待可能出现的另一次电击。

科学家还作了测试,如果有可能的话,小白鼠是否会自己寻求电击。他们放置了一根杠杆,当杠杆被按压的时候,小白鼠的快感中心就会受到电击。小白鼠一旦发现了杠杆的作用,就会每5秒钟电击自己一下。获得自我刺激机会的小白鼠显得毫不满足,它们会一直不停地按压杠杆,直到它们力竭而亡。小白鼠发现,如果自我折磨能刺激大脑,那么它就能忍受这种折磨。奥尔兹把自我刺激的杠杆放在一张电网的两端,这样小白鼠每次只能得到来自一根控制杆的一次电击。但小白鼠很乐意在电网上跑来跑去,直到它们烧焦的爪子疼到没法继续跑为止。奥尔兹更加确信,只有一件事能产生这样的行为,那就是极乐的感觉。

“我想要”的神经生物学原理

神经科学家给多巴胺释放产生的效应起了很多名字,包括寻觅、希望、渴望和欲望。但有一件事很清楚——这不是喜欢、满足、快乐或真正的奖励会带来的感觉。研究表明,即便你摘除了小白鼠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它们仍会在吃到糖果时露出傻傻的笑容。它们不会为了奖励而付出努力。它们喜欢糖,但在吃到糖之前不会想要糖。

当你被奖励的承诺吸引时,你大脑中的情况和这些人没有多大差别。帕金森症患者服用的药物只是把食物、性、酒精、赌博、工作这些东西在奖励系统中的作用夸大了。当多巴胺给我们的大脑安排寻找奖励的任务时,我们就展现了自己最敢于冒险、最冲动、最失控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如果奖励迟迟没有到来的话,奖励的承诺(和一想到要停下来就不断增长的焦虑)足以让我们一直上瘾。如果你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你就会一次次地去按杠杆,直到力竭而亡或被饿死。如果你是人类,你就会掏空钱包、填满肚子——这还是好的。如果严重的话,你会发现自己患上了强迫症。

奖励的承诺有很大的力量,它会让我们继续追求那些不会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会让我们消费那些不会带来满足感,只会带来更多痛苦的东西。追求奖励是多巴胺的主要目标,所以,即便你经历的事物和原本承诺的并不相符,它也不会给你释放“停下来”的信号

欲望的重要性

失去欲望。他没法想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快乐。他身体的能量消失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消失了。他变得更加孤僻了。当他不再期待快乐的时候,他便失去了期望,最终陷入了严重的抑郁。

他从瘾君子一下子变成了完全没有“我想要”力量的人。不过,还有很多人也失去了渴望,不再需要快感。心理学家称之为“快感缺乏”​。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没有快乐”​。快感缺乏的人认为生活就是一系列的习惯,他们没有对满足感的期待。他们可以吃东西、购物、社交,甚至有性生活,但不会期待从中获得快乐。当他们不再需要快感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动力。如果你想不出任何一件让你感觉良好的事,你就很难从床上爬起来做事。这种毫无欲望的状态耗尽了希望,也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欲望是大脑的行动战略。正如我们看到的,它可能对自控构成威胁,也可能是意志力的来源。当多巴胺让我们屈服于诱惑的时候,我们必须区分渴望和快乐。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巴胺和奖励的承诺来激励自己和他人。最后,欲望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重要的是欲望将我们引向哪个方向,以及我们是否足够明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从欲望的声音。

奖励的悖论

如果我们想拥有自控力,就需要区分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真实奖励,和让我们分散精力、上瘾的虚假奖励。学会区分这两种奖励,也许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事了。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但如果你了解大脑中发生的事情,它就会变得简单一些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我们的大脑错把奖励的承诺当做快乐的保证,所以,我们会从不可能带来满足的事物中寻找满足感。

深入剖析:

  • 是什么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不停燃烧?是什么给了你奖励的承诺,迫使你去寻找满足感?
  • 神经营销学和环境的刺激。观察一下零售商和营销人员如何刺激奖励的承诺。
  • 渴望的压力。注意观察,欲望是如何引发压力和焦虑的。

意志力实验:

  • 为了你的“我要做”挑战释放多巴胺。如果你总是拖延着不做某些事,试着把它和那些能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燃烧的事联系在一起,促使你自己去做那些事。
  • 测试奖励的承诺。做那些大脑告诉你你会快乐、但似乎无法让你满足的事,比如吃零食、购物、电视以及与网络相关的、浪费时间的事,注意观察自己放纵时的感受。现实和大脑的承诺相符吗?

六、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那又如何”​: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你会怎么让自己高兴起来呢?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就会选择奖励的承诺。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显示,缓解压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那些能激活大脑奖励系统的方法——吃东西、喝酒、购物、看电视、上网和玩游戏。为什么不呢?多巴胺向我们承诺,我们会感觉良好的。因此,当我们想更快乐的时候,释放大量的多巴胺是再自然不过的做法了。我们把这种反应称为“缓解压力的承诺”​。

在研究压力、焦虑、罪恶感对自控力的影响时,我们发现,情绪低落会使人屈服,而且经常是以令人吃惊的方式屈服。令人恐惧的吸烟警示会让烟民更渴望香烟,经济危机会让人更想购物,晚间新闻会让人吃得更多。不,这可不符合逻辑,但人性就是这样。如果我们想避免压力导致的意志力失效,我们就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既快乐又不屈服于诱惑。我们也需要放弃一些自控策略,比如罪恶感和自我批评,因为这些东西只会让我们情绪更低落

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

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会导致各种各样不合逻辑的行为。比如,一项经济学研究发现,那些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担忧的女性,会通过购物来排解内心的焦虑和压抑。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购物!这完全违反理性,因为她们这样做只会让信用卡债务越来越多,反而会加剧她们的焦虑情绪。但是,对于只想获得快乐的大脑来说,这是最好不过的解决方法。如果你相信购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你更快乐,你就会通过购物来缓解因债务引发的压力。当暴饮暴食的人为体重增加或缺乏自控力感到羞愧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会吃更多的东西来抚慰自己的情绪。当拖延症患者想到自己已经远远落后于进度的时候,他们会万分焦虑,这反而让他们继续拖延下去,不去面对落后于进度的事实。在每个案例中,​“想要更快乐”这个目标总是战胜了自控力的目标。

意志力实验:尝试一种有效的解压方法

虽然很多流行的解压方法没什么用,但有些策略的确管用。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有效和无效的策略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而是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让人感觉良好的催产素。这些物质还会让大脑不再对压力产生反应,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产生有治愈效果的放松反应。因为它们不像释放多巴胺的物质那样让人兴奋,所以我们往往低估了它们的作用。我们之所以忽略它们,不是因为它们不起作用,而是因为当我们面对压力时,大脑一再做出错误的预测,不知道什么才能让我们快乐。也就是说,我们经常阻止自己去做真正能带来快乐的事。

“那又如何”效应:为什么罪恶感不起作用?

研究人员注意到,很多节食者会为了自己的失误,比如多吃了一块比萨或一口蛋糕,而感到情绪低落。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整个节食计划似乎都落空了。但是,他们不会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而不吃第二口。相反,他们会说:​“那又如何,既然我已经破坏了节食计划,不如把它吃光吧。​”

决定改善心情

不过有些时候,情绪低落会把我们引向不同的方向。当我们面对罪恶感、焦虑和压力感到备受打击时,我们会想到一件能让自己快乐的事——决定作出改变。首先提出“那又如何”效应的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家珍妮特·波利维和皮特·赫尔曼发现,我们最容易决定作出改变的时候,就是我们处于低谷的时候,比如暴饮暴食后感到罪恶的时候,看着信用卡账单的时候,因宿醉没法清醒过来的时候,或者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的时候。下定决心会让我们立刻有了放松感和控制感。我们不再觉得自己是个犯错的人,只觉得自己能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发誓改变会让我们充满希望。我们喜欢想象改变后的生活,幻想改变后的自己。研究显示,节食计划会让人感觉更有力量,运动计划会让人觉得自己更高大。​(当然,这些幻想不一定会实现。​)我们告诉自己,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我们,所有的事情都会来个大变样。我们的目标越宏伟,心中的期望值就越大。所以,当我们决定改变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有个宏伟的计划。如果宏伟的计划能让我们心情大好,为什么还要设定一个适中的目标呢?如果可以有远大的梦想,为什么还要从小处着手呢?

不幸的是,就像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一样,改变的承诺也很少能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不切实际的乐观可能给我们一时的快乐,但接下来我们就会感到失落。作出改变的决定是最典型的即时满足感——在什么都没做之前,你就感觉良好了。但真正作出改变时面临的挑战却会给你当头一棒,奖励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获得。​(​“我丢了5英镑,还做着一份糟糕的工作!”​)当我们第一次面对挫折时,失望就会取代最初决定改变时的良好感觉。没能达到预期目标会再度引发曾经的罪恶感、抑郁和自我怀疑,而承诺改变的情绪慰藉作用也消失了。这时,大多数人会彻底放弃努力。只有当我们感觉失控,需要再次拥有希望的时候,我们才会再次发誓作出改变。于是,这个循环又开始了。

波利维和赫尔曼把这个循环称为“虚假希望综合征”​。作为一种作出改变的策略,它很不成功。所以,只是承诺改变,要比真正坚持承诺和作出改变更容易,也更有乐趣。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乐于一次次放弃又重新开始,而不是真的想找到改变的方法。当我们想象自己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改变时,总是会兴奋不已,这让我们难言放弃。

意志力实验: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更可能成功

乐观给我们动力,但少许的悲观能帮我们走向成功。研究发现,如果能预测自己什么时候、会如何受到诱惑和违背承诺,你就更有可能拥有坚定的决心。

想一想你自己的意志力挑战,请扪心自问:我什么时候最可能受到诱惑并放弃抗争?什么东西最可能分散我的注意力?当我允许自己拖延的时候,我会怎样劝说自己?当你头脑中出现这样的情景时,想象自己真的处在这样的情景中,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让你自己看一看典型的意志力失效是怎么发生的。
然后,把想象中的意志力失效变成现实中的意志力成功。想一想你要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来坚定自己的决心。你需要回忆一下自己的动力吗?需要远离诱惑吗?需要找朋友帮忙吗?需要用你学过的其他意志力策略吗?当你头脑中有了一个具体策略后,想象一下你正在这样做,再想象一下这会有什么感觉。想象自己成功了,让这种想象给你自信,相信自己为了完成目标会不惜一切。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情绪低落会使人屈服于诱惑,摆脱罪恶感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深入剖析:

  • 缓解压力的承诺。当你面临压力、感到焦虑或情绪低落时,你会怎么解决?
  • 什么吓到了你?注意那些从媒体、网络或其他渠道听到或看到的压力因素。
  • 遭遇挫折。当意志力失效的时候,你会产生罪恶感并责备自己吗?
  • 决定改善心情。你会用幻想未来的自己来改善现在的心情,而不是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善自己的行为吗?

意志力实验:

  • 有效的解压方法。下一回,当你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尝试一种有效的解压方法,例如锻炼身体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花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其他有创造性的爱好。
  • 失败的时候,请原谅自己。面对自己的挫折,持同情自我的态度,以免罪恶感让你再次放弃抗争。
  •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更有可能成功。预测你什么时候、会怎样受到诱惑和违背承诺,想象一个不让自己放弃抗争的具体方法。

七、出售未来

出售未来:及时享乐的经济学

出售未来

在这场自控力的公开赛里,人类觉得6份零食比2份零食更有价值,直到研究人员把2份零食放在桌上,说:​“你是现在就想要,还是想等等?​”超过80%的哈佛和马普研究院的学生改变了主意。他们并不是数学不好,只是被奖励的承诺蒙蔽了双眼。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有限理性”​。也就是说,在变得不理性之前,我们一直是理性的。在理想状态下,我们非常理性。但当诱惑真实存在时,我们的大脑就进入了“搜寻奖励”模式,确保我们不会错过任何奖励

作为现代人,我们在权衡“即时奖励”和“未来奖励”时,大脑处理选项的方式相当不一样。​“即时奖励”会激活更古老、更原始的奖励系统,刺激相应的多巴胺产生欲望。​“未来奖励”则不太能激活这个奖励系统。人类最近进化出来的前额皮质更能理解它们的价值。为了延迟满足感,前额皮质需要让奖励的承诺平静下来。这并非不可能做到——毕竟,这正是前额皮质的作用。但是,它必须和一种感觉作斗争。这种感觉能让小白鼠在电网上跑来跑去,能让人在老虎机前花光所有的积蓄。换句话来说,这并非易事。不过,好消息是,诱惑并不总会有机可乘。要战胜我们的前额皮质,我们就必须立刻得到奖励,而且你最好能看到这个奖励。一旦你和诱惑之间有了距离,大脑的自控系统就会重新掌控局面。举例来说,在看到两颗M&M巧克力豆时,哈佛和马普学院学生的自控力就崩溃了。这个实验的另一个版本是,实验人员让学生作出同样的选择,但没有把巧克力豆放到桌上。这一次,学生们更可能选择有延迟的、更大的回报。看不到直接的奖励会让奖励变得抽象起来,对奖励系统的刺激作用也会减少。这能让学生们通过内心的计算,而不是原始的感觉,作出理性的选择。

意志力实验:等待10分钟

对你想要的东西来说,10分钟或许看起来不太长。但神经科学家发现,10分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如果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之前必须等待10分钟,大脑就会把它看成是未来的奖励。如果没有了选择“即时满足感”的强烈生理冲动,奖励承诺系统就不会如此活跃。但是,当大脑权衡等待10分钟才能得到的曲奇饼干和更长远的奖励(比如减肥)时,它就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不会去选择能更快得到的奖励。是“即时满足感”中的“即时”二字劫持了你的大脑,扭转了你的偏好。

想获得一个冷静明智的头脑,我们就需要在所有诱惑面前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如果10分钟后你仍旧想要,你就可以拥有它。但在10分钟之内,你一定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以此抵抗诱惑。如果可以的话,你也可以创造一些物理上(或视觉上)的距离。

如果你的意志力挑战需要“我要做”的力量,你仍旧可以使用这个“10分钟法则”​,以此来克服诱惑和拖延。你可以把法则改成“坚持做10分钟,然后就可以放弃”​。当10分钟结束后,你就可以允许自己停下来。不过你会发现,只要一开始,你就会想继续做下去。

遇见未来的自己

我想介绍两个人给你认识。我想,你一定会和他们相处愉快。第一个人叫“你”​。​“你”容易拖延,没办法控制冲动,不怎么喜欢运动、完成文书工作或洗衣服。第二个人也叫“你”​。为了方便区分,我们称之为“你2.0”​。​“你2.0”没有拖延症。无论面对多无聊、多困难的任务,他都有源源不绝的能量。​“你2.0”有惊人的自控力,面对薯片和家庭购物频道毫不冲动,面对办公室性骚扰行为毫不退缩。

未来的你总是比现在的你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能量和更强的意志力。至少,我们在想到未来的自己时会这么告诉自己。未来的你不会感到焦虑,比现在的你更能忍受痛苦——这使得未来的你在结肠镜检查中不会有任何问题。未来的你能更好地管理自己,更有动力。所以,把所有困难的事都扔给未来的你去做,是最合理不过的事了。

当我们思考未来时,我们能预测到未来的自己和想象中有什么不同。未来的奖励似乎并不那么有诱惑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即时的满足感。我们无法预测自己会怎么受到诱惑、怎么被分散注意力,所以我们无法坚定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想作出更明智的决定,就要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未来的自己。我们还需要记住,为现在的行为承担后果的,看似是未来的自己,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自己会对我们现在的付出感激不尽。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我们无法明确地预知未来,这为我们带来了诱惑,让我们拖延着不做某些事。

深入剖析:

  • 你给未来的奖励打了几折?在你的意志力挑战中,每当你屈服于诱惑或拖延的时候,你会出售哪些未来的奖励?
  • 你在等待未来的自己吗?你是否在推迟重要的改变或任务,等待自控力更强的未来的自己出现?
  • 为了你自己好,你是否太“高瞻远瞩”了?你是否觉得放纵自己比抵抗诱惑还困难?

意志力实验:

  • 等待10分钟。在诱惑面前强制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在这10分钟里,一定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抵制住诱惑。
  • 降低你的折扣率。当你受到诱惑,要做和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情时,请想一想,这个选择意味着,你为了即时的满足感放弃了更好的长期奖励。
  • 预先对未来的自己作出承诺。作好拒绝诱惑的准备,让改变偏好变得更难,用奖励或威胁来激励未来的自己。
  • 预见未来的自己。创造一个未来的记忆,给未来的自己发条信息,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

八、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传染病的传播

通过一段时间对参与者体重的观察,两位科学家发现了像传染病一样的现象——肥胖是会传染的,它会在家庭内部和朋友之间传染。如果一个人身边有个朋友超重了,那么他变胖的概率就会增加171%。如果一个女性的姐妹超重了,那么她变胖的概率就会增加67%;如果一个男性的兄弟超重了,那么他变胖的概率就会增加45%。

目标也能传染

这种自动读心术也有一种自控的副作用:它会激活我们心中的共同目标。心理学家称之为“目标传染病”​。研究发现,我们很容易感染别人的目标,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在一项研究中,同学们得知了另一位同学在春假里打工的事,大家就都把赚钱视为自己的目标。然后,这些学生就会在实验中更努力、更勤快,以便多赚点钱。年轻人看到男人在酒吧里和女人搭讪的故事时,他们就会把草率的性行为当做目标,也就更可能帮助突然闯进实验中的漂亮年轻女性。​

这些对自控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好消息是,能够传染的目标,仅限于你已经拥有的或是和他人共有的目标。你不会因为短暂暴露在一个目标前面,就感染上这个全新的目标。这和感染流感病毒不是一回事儿。当朋友给你烟时,不抽烟的人不会产生对尼古丁的欲望。但是,别人的行为能激发你大脑中的某个目标,只不过这个目标当时没能控制你的选择而已。正如我们看到的,意志力挑战总是包含了冲突,这种冲突来自两个相互竞争的目标。你现在想要享乐,但你又想要未来的健康。你想要冲老板发脾气,但你又想保住自己的工作。你想要大肆挥霍,但你又想要还清债务。看着其他人追求其中一个目标,你大脑中两方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扭转。

我们的大脑会把别人的目标、信念和行为整合到自己的决策中。当我们跟别人在一起时,或者只是简单地想到他们时,在我们的脑海里,别人就会成为另一个“自我”​,并且和“自我”比赛自控。反之亦然:我们的行为也影响了其他无数人,我们做的每个选择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或诱惑。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自控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这使得意志力和诱惑都具有传染性。

深入剖析:

  • 你的社交网络。在你的社交圈子里,有没有其他人和你有同样的意志力挑战?
  • 你在模仿谁?睁大你的眼睛,寻找蛛丝马迹,看看你有没有模仿别人的行为。
  • 你最可能从谁身上学到东西?谁是你“最亲密的别人”​?有没有什么行为是你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或者说,他们有没有从你身上学到一些行为?
  • 可别人都这么做!你有没有用社会认同来说服自己,说你的意志力挑战没什么大不了?

意志力实验:

  • 增强你的免疫系统。为了避免重蹈别人意志力失效的覆辙,在每天刚开始的时候,花点时间想一想自己的目标。
  • 感染自控力。当你需要一些额外的意志力时,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问问自己:那个意志力强人会怎么做?
  • 自豪感的力量。公开你的意志力挑战,想象你在意志力挑战成功后将多么自豪。
  • 把它变成集体项目。你能在意志力挑战上赢过其他人吗?

九、​“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

韦格纳认为,这和大脑如何处理“不要去想”这个指令有关。大脑把这个指令分为两部分,分别由两个不同系统去执行。大脑的一部分负责将人的注意力从被禁止的想法那里引开,就像韦格纳第一个实验中那位设法不去想白熊的女士一样,​“我试着去想白熊以外的其他所有东西……嘿,看看这面棕色的墙”​。韦格纳将这个过程称为“操作”​。​“操作”依靠大脑的自控系统来完成。和所有需要付出努力的自我控制一样,这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大脑的另一部分则负责寻找证据,证明你没有去想、去感觉、去做你不该去想、去感觉、去做的事,就像那位年轻的女士观察到的:​“我想呀想呀想……每当我试着不去想白熊的时候,我其实总是想着它。​”韦格纳将这个过程称为“监控”​。​“监控”和“操作”不同,它自动运行,无须耗费大量精力。​“监控”与大脑的自动危险检测系统的联系更紧密。自动自控!这听起来可能很棒,但如果你认识到了“操作”与“监控”的配合有多重要,你就不会这么想了。无论基于什么原因,只要“操作”减弱了,​“监控”就会成为自控的噩梦。

通常,​“操作”和“监控”同时工作。例如,你要去杂货店并决定不买零食。当“操作”努力集中精神、计划并控制你的行动时(​“我在杂货店,只买麦片粥,不买别的,麦片粥在哪?​”​),“监控”就会扫描你的想法和周边环境,来寻找警告信号。​(​“危险!危险!曲奇在第三个通道!你喜欢曲奇!肚子在咕咕叫了吧?报警!报警!小心曲奇!曲奇、曲奇、曲奇!”​)如果你的精力充沛,​“操作”就能很好地利用“监控”的报警信息。当“监控”指出可能的诱惑或干扰时,​“操作”就会介入,把人引向目标并远离麻烦。但如果这个人有精神负担,无论是烦乱、疲劳、压力、醉酒、生病还是其他精神消耗,​“操作”都难以完成任务。这时,​“监控”就会像劲量电池广告里那只粉色兔子一样,不停地前进,前进,再前进。

疲惫的“操作”和精力充沛的“监控”造成了大脑的不平衡,这会带来问题。当“监控”寻找被禁的内容时,它会让人不断想起要寻找的目标。神经学家指出,大脑的潜意识不断想到被禁止的内容。这么做的结果是,你会想到、感觉到或去做自己正在努力避免的事。所以,在经过杂货店的零食货架时,​“监控”会记住“不买曲奇”这个目标,同时你的脑海中会充满“曲奇、曲奇、曲奇”的警告。如果没有“操作”去全力平衡“监控”​,在你的大脑里就会上演一幕莎士比亚悲剧。为了阻止你“堕落”,“监控”直接把你引向了堕落。

试图压抑焦虑情绪也会事与愿违。例如,有人努力不去想痛苦的治疗过程,最后却感到更加焦虑,并不由自主地想到疼痛。在公开演讲前试图压抑自己的恐惧,不仅会让人更加焦虑,而且会让人心跳加快。​(因此,演讲者更可能吹牛。​)人们可以努力把想法挤出大脑,但身体仍然会接收到信息。正如压抑悲伤和自我批评的想法会让情绪变得更沮丧,研究显示,压抑思维会加重严重的焦虑症(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强迫症)的症状。

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

从很多方面看,这些案例都和意志力的作用紧密相关。它们依赖观察和了解自我的能力,而不是作出判断的决断力。它们向我们提供了一种应对诱惑、自我批评和压力等意志力大敌的方法,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让我们从中找到克服困难的动力。同样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很多意志力挑战,对克服沮丧和药物上瘾都有奇效。这些实例都证实了,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这三种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试着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反而会对我们原先的目标产生反面效果。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犯下这个战略性错误后,并不会在反省失败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反倒会认为是自己自制力不够,从而会定下更多“下次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目标。为了让我们的头脑远离有害的思想和感受,我们努力去摆脱它们,但往往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心灵的平静和足够的自控力,我们就需要认识到,控制自己的思想是件不可能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自己相信什么,选择自己要做什么。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试图压抑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欲望,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

深入剖析:

  • 观察“反弹”效应,看看你有没有想逃避的想法?压抑这些想法是否有效?试图摆脱某种想法,是否反而会让那种想法变得更强烈?
  • 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当你拼命试着把某件东西赶出脑海时,是不是反而对它产生了更强的渴望?

意志力实验:

  • 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当你产生不快的想法时,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然后专注于呼吸,想象这些想法像浮云一样逐渐淡去。
  • 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行动。当欲望来袭时,注意到它,但不要马上试着转移注意力或与之争论。提醒自己“白熊”现象和“反弹”效应,记住你真正重要的目标。
  • 驾驭冲动。当冲动一直存在时,与这些生理上的感觉共处,像驾驭海浪一样驾驭它,不要试图摆脱它,但也不要将冲动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