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与 《被讨厌的勇气》
引言
提出论点:“人可以改变,而且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
青年:世界是简单的,人生也是如此。假若这种命题中含有几分真理,那也是对于孩子的世界而言。孩子的世界没有劳动或纳税之类的现实义务,他们每天都在父母或社会的呵护下自由自在地生活,未来充满无限希望,自己也似乎无所不能。孩子们的眼睛被遮盖了,不必去面对丑恶的现实。的确,孩子眼中的世界呈现出简单的姿态。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便逐渐露出真面目。人们不得不接受“我只不过如此”之类的现实,原以为等候在人生路上的一切“可能
”都会变成“不可能
”。幸福的浪漫主义季节转瞬即逝,残酷的现实主义时代终将到来。
人一旦长大,就会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被诸多的责任所牵绊。工作、家庭或者社会责任,一切都是。当然,孩提时代无法理解的歧视、战争或阶级之类的各种社会问题也会摆在你眼前,不容忽视。这些都没错吧?
青年观点太过悲观,不认同
哲人: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强烈赞同,井水一年四季都是18°,冬天喝觉得温暖,夏天喝觉得凉爽。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心理学三巨头 : 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
原因论和目的论
哲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
”。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吧?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
”,而是现在的“目的
”。
哲人:当然。否定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这是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
引出“原因论
”和“目的论
”
原因论/决定论:因为过去在父母虐待中长大的,所以有不安的情绪,然后朋友闭门不出。因为过去的事情决定了现在的一切。
目的论:你朋友的因为不想出去,所以才给自己制造了不安的情绪。
第一次看到这个观点,的确比较新奇。个人觉得原因论和和目的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目的论比原因论更正向一些,能人改变的更好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这就是 “原因论”让人参数负面情绪的原因
相反,目的论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状态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只要我们想去改变,不过过去多么不堪,我们还是有机会改变让自己的活的更好。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哲人:这很简单。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
”,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
你想“变成别人”吗?
哲人:我还要再次引用阿德勒的话。他这么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
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
”。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这一点上。
这与“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不能沉溺于过去的幸福或不幸,人都是要往前看的对吧,应该想想怎么把资源整合了最大化~有多少人出生就拥有一手好牌却打成稀巴烂,大部分人的人生成就,还在于如何进行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哲人:在希腊语中,“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另一方面,“恶”这一词语也有“无好处”的意义。这个世界上充斥着违法或犯罪之类的种种恶行。但是,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恶=没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
“
善
”这个词并不包含道德的含义,人很多“善行
”只是为了自己心里上更好受一些
哲人: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
”。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
”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
哲人:某人如何看“世界
”,又如何看“自己
”,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
”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哲人:当然,并不是有意地选择了“这样的我
”,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并且,在选择的时候,你再三提到的外部因素,也就是人种、国籍、文化或者家庭环境之类的因素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便如此,选择了“这样的我
”的还是你自己
哲人:人时常在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像现在这样促膝而谈的瞬间也在进行着选择。你把自己说成不幸的人,还说想要马上改变,甚至说想要变成别人。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改变,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哲人:是的,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这种勇气绝不是一时兴起,三分热度,改变我们的生活看起来很简单,实则跳出舒适圈很难,我们要时常给自己鼓起并充满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相信自己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而不是随波逐流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哲人:不,不是定罪。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人不认为当下的我有选择的自由,因此未来的一切都是过去剧情的延续;第二层次的人认为当下的我有选择的自由,但是面对的选项却是由过去造成的,因此我只能在受限于过去的有限可能性中做出选择;
第三层次的人认为当下的我面对的是无穷多的选项,因为我有做出“
改变
”的自由,而不仅仅是做出“选择
”的自由。这种立足当下绝对的自由观是阿德勒哲学的精髓。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有时候会讨厌没用的自己,不争气的自己,喜欢理想的自己。
青年:啊!这个恶魔!你简直是一个恶魔!是的,就是这样!我很害怕,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伤,非常害怕自己被人拒绝和否定!我承认的确如此
哲人: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其实不太认同这个观点,作为程序员,有时候其实只要简单写好代码做好自己做的事情就行了。
青年:我说的不是这个问题!人际关系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一点我也认可。但是,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种论调也太极端了!独立于人际关系之外的烦恼、个体内心的苦闷、自我难解的苦恼等,难道您要否定这一切烦恼吗?!
哲人: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
”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哲人:我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
”。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我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你现在也有各种“自卑感
”并深受其苦吧?但是,那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
”,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
”。即使像身高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主观性的还原。
青年:也就是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
”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
哲人: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常识(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如果从印刷成本考虑的话,它根本不等于1美元。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那我也许会把这1
美元的纸币放入壁炉当燃料或者当卫生纸用。同样的道理,我自然也就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苦恼。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哲人:阿德勒也承认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
哲人:这需要从头说起。首先,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
”。
哲人:在这里,你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
”或者“追求理想状态
”。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学会独自站立;他们学会语言,可以与周围的人自由沟通。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
”的结果。
哲人: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自卑感。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
”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例如,越是有远大志向的厨师也许就越会产生“还很不熟练
”或者“必须做出更好的料理
”之类的自卑感。
哲人:这一点请注意。目前“自卑情结
”这个词似乎在使用的时候与自卑感是一样的意思。就像“我为自己的单眼皮感到自卑
”或者“他对自己的学历有自卑感
”之类的描述中全都用“自卑情结
”这个词来表示自卑感。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用。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例如,即使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
”原本也是指一种对同性父母亲的反常对抗心理。
哲人: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这一点你能够理解吧?就像阿德勒说过的那样,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是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
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要区分“
自卑感
”和“自卑情节
”自卑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动力
自卑情结则是用来逃避失败的借口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哲人:是的。关于自卑感,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
”。也就是说,自卑感虽然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
青年:嗯?这好像有点乱啊?!
哲人:请你慢慢去理解。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
”有所欠缺的状态。如此一来问题就在于……
青年:如何去弥补欠缺的部分,对吧?
哲人:正是如此。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拿刚才的例子来讲,就会产生“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
”之类的想法,并且还会进一步通过“如果有高学历自己也很容易成功
”之类的话来暗示自己的能力。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
青年:不不,第二种说法已经不属于自卑感了。那应该是自吹自擂吧。
哲人:正是如此。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哲人:这也许是你没听说过的词语,是“优越情结
”。
青年:优越情结?
哲人: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
”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
”。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青年:怎么做呢?
哲人: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哲人: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
”。
青年:那是什么呢?
哲人: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
”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
”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
青年:其根源在于怀有强烈的自卑感吧?
哲人:当然。我虽然对时尚不太了解,但10根手指全都戴着红宝石或者绿宝石戒指的人与其说是有审美意识的问题,倒不如说是自卑感的问题,也就是一种优越情结的表现。
我们生活当中很容易沉迷在“
虚假的优越感
”当中。比如,学生时期大家喜欢买名牌衣服。成年时间喜欢比较谁开的车好,谁买的房子大。
街头的混混喜欢买个大金链子挂在脖子上,仿佛想告诉全世界说,我很有钱。
青年:的确如此。
哲人:不过,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这是必须重点强调的地方。
青年:哦,是优越情结吗?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心理。您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哲人:例如,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这样的人恐怕你身边也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优越情结。
青年:骄傲于自我功绩也算吗?那虽然是一种骄傲自大的态度,但也是因为实际上就很优秀才骄傲的吧。这可不能叫作虚假优越感。
哲人:不是这样。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青年:您是说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
哲人:是的。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青年:……也就是说,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是正相反的,但实际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青年:您是说人生不是竞争?
哲人:是的。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哲人:请从你自己的角度来具体考虑一下。假设你对周围的人都抱有“竞争”意识。但是,竞争就会有胜者和败者。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必然会意识到胜负,会产生“A君上了名牌大学,B君进了那家大企业,C君找了一位那么漂亮的女朋友,而自己却是这样
”之类的想法。
青年:哈哈,可真具体啊。
哲人: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
”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那么,对此时的你来说,他人又会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青年:呀,是竞争对手吗?
哲人:不,不是单纯的的竞争对手。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
”。
青年:敌人?
哲人:也就是会认为人人都是随时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世界则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哲人:关键在于下面这一点。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哲人:比如,假设你和朋友正在谈论时下的政治形势,谈着谈着你们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彼此都各不相让,于是对方很快就上升到了人格攻击,骂你说:“所以说你是个大傻瓜,正因为有你这种人存在我们国家才不能发展。
”
青年:如果被这样说的话,我肯定会忍无可忍。
哲人: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纯粹想要讨论政治吗?不是。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就是正中其下怀,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所以,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
青年:不不,没必要逃避。对于挑衅就应该进行回击。因为错在对方。对那种无礼的混球就应该直接挫挫其锐气,用语言的拳头!
哲人:那么,假设你压制住了争论,而且彻底认输的对方爽快地退出。但是,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败下阵来的对方会很快转入下一个阶段。
青年:下一个阶段?
哲人:是的,“复仇
”阶段。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青年:比如说?
哲人: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才变成这样。
”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它们才会干枯一样。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解释。
但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
”。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哲人:首先希望你能够理解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青年:但是,即使对方明显找碴儿挑衅,恶意说一些侮辱性的语言,也不能发怒吗?
哲人:你似乎还没有真正理解。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
”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青年: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
哲人: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青年:……的确,如果不相信这一点的话,我们的这种对话也就不会成立了。
哲人: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青年:为什么?
哲人: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
”,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青年:仅仅是认为自己正确就会那样吗?不不,这也太夸张了吧?
哲人: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这就是完完全全的权力之争吧?
技术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双方进行观点辩论的时候,如果对方提的观点在你看来很荒谬,也不能觉得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跟你解释不清楚,懒得跟你扯的想法,这样到最后很容易上升到人生攻击。
青年:嗯。
哲人: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
”就等于“承认失败
”。
青年:的确有这么一方面。
哲人: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青年:人生的课题?
哲人:是的。这非常重要。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青年:哦。那是什么样的目标呢
哲人: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哲人:而且,这些目标可以通过阿德勒所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
青年:那么,“人生课题
”又指什么呢?
哲人:请从孩提时代开始考虑人生这个词。孩提时代,我们在父母的守护下生活,即使不怎么劳动也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很快就到了“自立”之时,不能继续依赖父母而必须争取精神性的自立这一点自不必说,即使在社会意义上也要自立,必须从事某些工作——这里不是指在企业上班之类狭义上的工作。
此外,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朋友关系。当然,也会与某人结成恋爱关系甚至还有可能发展到结婚。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又会产生夫妻关系,一旦有了孩子还会出现亲子关系。
阿德勒把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青年:啊,我的头又乱了。先生也说过吧,我之所以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能看成是
“伙伴”,是因为在逃避人生的课题。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哲人:假设你讨厌A这个人,说是因为A身上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
青年:是啊,如果是讨厌的人,那还真不少。
哲人: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
”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青年:怎么可能?!那我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哲人:为了逃避与A之间的人际关系。
青年:哎呀,这绝对不可能!即使再怎么想,顺序也是反的。是因为他做了惹人讨厌的事,所以大家才会讨厌他,否则也没有理由讨厌他!
哲人:不,不是这样的。如果想一想与处于恋爱关系的人分手时候的情况就会容易理解了。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厌,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
青年:……是的,这个能够想象得到。
哲人: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这个观点有点不敢苟同
青年:那么,您是说我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仅仅为了这些我就去捏造别人的缺点?
哲人:是这样的。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
青年:……
哲人:这词很犀利吧。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前面我提到的患脸红恐惧症的那个女学生也是一样——对自己撒谎,也对周围的人撒谎。仔细考虑一下,这的确是一个相当犀利的词语。
青年:但是,为什么要把那判定为撒谎呢?我周围都有什么样的人,之前又经历过怎样的人生,先生您根本一无所知吧!
哲人:是的,我对你的过去一无所知,有关你父母和你哥哥的事情我也一无所知。不过,我只知道一点。
青年:是什么?
哲人:那就是,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青年:啊……!!
哲人:假若你的生活方式是由他人或者环境所决定的,那还有可能转嫁责任。但是,我们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责任之所在就非常明确了。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哲人:是的,你考虑过自由是什么了吗?
青年:这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
哲人:得出结论了吗?
青年:哎呀,没得出结论。但是,有一个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而是从图书馆发现的这么一句话,就是: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
”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出现的一句话。“被铸造的自由
”这种说法是何等的痛快啊!我认为这是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它一语道破了货币的本质。
哲人:的确如此。如果要坦率地说出货币所带来的东西的本质的话,那或许就是自由。这大概也可以被称为名言。不过,也不可以据此就说“自由就是货币
”吧?
也就是大家追求的财务自由吧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哲人:得到别人的认可的确很让人高兴。但是,要说是否真的需要被人认可,那绝对不是。人原本为什么要寻求认可呢?说得再直接一些,人为什么想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呢?
被认可,可以认为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还有一方面,工作面临绩效的压力,被认可也是绩效的提现。
青年:答案很简单。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
”。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对,这就是“价值
”的问题。先生您上次不也说过吗?自卑感就是价值判断的问题。我正是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所以才一直活在自卑之中!
哲人: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假如你不为自己而活的话,那谁会为你而活呢?我们最终还是为自己活着。没理由不可以这样想。
哲人: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而且,请你记住,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一点不太认同,并不是为别人而活,是我们能针对不同环境改变自己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迎合当前工作环境,做到自己和团队的利益最大化。
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哲人:明白了。那么,我就从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开始说起。例如,当眼前有“学习
”这个课题的时候,阿德勒心理学会首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
”。
青年:谁的课题?
哲人: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
”,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青年:您是说这是孩子应该做的事吗?
哲人:坦率说的话,就是如此。即使父母代替孩子学习也没有任何意义吧?
青年:哎呀,那倒是。
哲人: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
”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青年:分离之后再怎么做呢?
哲人: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
哲人: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
”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青年:不不,根本不对!为了不让这种事态发生,既是人生前辈又是保护人的父母有责任告诫孩子“必须好好学习!
”。这是为孩子着想,而不是妄加干涉。“学习
”或许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
”却是父母的课题。
哲人:的确,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
”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
”而是“为了我
”,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哲人: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当然,我也会担心甚至会想要去干涉。但是,刚才我也说过:“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哲人:当然。但请你这样想,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
”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哲人:分离就是这么回事。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请你想想前面那位老婆婆说的“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那句话。她的话一语道破了课题分离的核心。看到你的脸的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青年:课题分离作为道理来讲完全正确。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价我,这是别人的课题,我无法左右。我只需要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简直可以称为“人生的真理
”。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哲人:例如,读书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虽说如此,但距离也不可以太远。父母如果一味训斥孩子,心就会疏远。如果这样的话,孩子甚至都不愿与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适当的援助。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同意这个观点,有句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说再好的朋友,不能过度亲密,过度亲密就会变成你跟我好,你必须怎么怎么样,这样到最后关系很容易破裂。
青年:即使亲子关系也需要保持距离吗?
哲人:当然。你刚才说课题分离是肆意践踏对方好意。这其实是一种受“回报
”思想束缚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
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而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青年:您是说,我所说的羁绊的本质其实是回报思想?
哲人:是的。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
”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
”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青年:嗯。
哲人:但是,有些情况下不进行课题分离而是干涉别人的课题会更加容易。例如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对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而且,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
自由就是被人讨厌
哲人:就像我前面反复提到的那样,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但是,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之类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想到这里自然就能明白何谓自由了吧。
青年:是什么?
哲人:也就是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不太认可这种观点,我自由了,我远离人群,过着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一定会被人讨厌。
青年:什、什么?!
哲人: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青年:哎、哎呀,但是……
哲人:的确,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青年:虽然不想被人讨厌,但即使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
哲人:是啊。“不想被人讨厌
”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
”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如果用刚才介绍过的那个谚语说的话,那就是只做“把马带到水边
”的努力,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哲人: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从来就不缺“
被讨厌的勇气
”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首先论述了阿德勒心理学(个体心理学)针对个体的理解:即身体与心灵、理性与感情、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体。
其次,处理人际关系的“
课题分离
”思想,其目的并不是孤立主义,而是通过保持一定得距离以解开人际关系的矛盾和纠缠点。并且“
课题分离
”仅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起点,后续的方法将逐步揭晓。
哲人:的确,阿德勒所命名的“个体心理学
”这一名称也许很容易招人误解。在这里我要简单做一下说明。首先,在英语中,个体心理学叫作“individual psychology
”。而且,这里的个人(individual)一词在语源上有“不可分割
”的意思。
青年:不可分割?
哲人:总之就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意思。那么具体来讲,什么不可以分割呢?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青年:什么意思?
哲人:比如,请你想一想那位因为脸红恐惧症而来咨询的女学生的话。她为什么会得脸红恐惧症呢?阿德勒心理学不把身体症状与心灵(精神)分离开来考虑,而是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就好比由于内心的紧张手脚会发抖、脸颊会变红或者由于恐惧而脸色苍白等。
青年:心灵和身体会有联系部分吧。
哲人:理性和感情、意识和无意识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冷静的人不会因被冲动驱使而大发雷霆。我们并不是受感情这一独立存在所左右,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青年:不,这不对。只有把心灵和身体、理性和感情、意识和无意识这些因素明确区分开来进行考虑,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这不是理所当然的道理吗?
哲人:当然,心灵和身体是不一样的存在,理性和感情也各有不同,而且还有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当对他人大发雷霆的时候,那是“作为整体的我
”选择了勃然大怒,绝对不是感情这一独立存在——可以说与我的意志无关——发出了怒吼。在这里,如果把“我
”和“感情
”分离开来认为“感情让我那么做或者受感情驱使
”,那就容易陷入人生谎言。
青年:您是说我对服务员发火那件事吧?
哲人:是的。像这样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
”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
青年:那倒是可以。但是先生,我并不想听您空谈“个人
”的定义。如果彻底探讨阿德勒心理学会发现它最终将把人导向“我是我、你是你
”的孤立境地。也就是我不干涉你,你也别干涉我,彼此都任性地活着。请您坦率地分析一下这一点。
哲人:明白了。关于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一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你已经理解了吧?
青年:是的。作为解决这种烦恼的手段,出现了人际关系方面的不干涉,即课题分离这一观点。
哲人:我上次应该说过这样的话——“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哲人:就像我一直说的那样,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青年:的确。
哲人: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青年:愿闻其详。
哲人: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
”,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
”。这里我要问问你,你知道社会学上所讲的社会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吗?
青年:社会的最小单位?哎呀,是家庭吧。
哲人:不对,是“我和你
”。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
”为起点。
青年:以此为起点怎么做呢?
哲人: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青年:对自己的执著?对他人的关心?这又是什么呢?
本章概要:本章引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共同体,是指跨越过去与未来的时间维度,包含宇宙万物的整体。而共同体感觉,是指每个人进行课题拆分后,在共同体中“拥有自己的位置,扮演自己的角色,做出自己的贡献
”的一种状态。
共同体感觉可以将对个人的执着变为对他人的关心。
个人理解,上面👆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扮演自己的角色,尊重他人的想法,会在共同体中形成一股自由的氛围,在这个氛围里,每个人都能独立自主的发展自己,不受他人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对他人的关心
”。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哲人:请你考虑一下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
”,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青年:那么,也就是说像我这样非常在意别人评价的人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吗?虽然如此竭尽全力地在迎合他人?!
哲人:是的。在只关心“我
”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哲人:但是,在地球仪上看世界的时候又会如何呢?如果是地球仪,既可以把法国看作中心,也可以把中国看作中心,还可以把巴西看作中心。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同时一切地方又都不是中心。根据看的人所处的位置或角度可以产生无数个中心。这就是地球仪。
青年:嗯,的确如此。
哲人:刚才所说的“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也是一样,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青年:我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不是被切割成平面的地图而是像地球仪一样的球体。哎呀,作为道理大体能明白,但为什么一定要特别意识到“不是世界的中心
”呢?
哲人:这应该再回到最初的话题。我们都在寻求“可以在这里
”的归属感。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青年:积极地参与?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哲人:就是直面“人生课题
”。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
”,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
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
”,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青年:您是说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
哲人:是的。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共同体感觉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概念,也是最具争议的观点。的确,这种观点对青年来说很难马上接受。而且,对于被指出“你是以自我为中心
”这件事,他也是心怀不满。但是,最接受不了的还是甚至包括宇宙或非生物在内的共同体范围问题。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哲人:例如,有人一旦退休便立即没了精神。被从公司这个共同体中分离出来,失去了头衔、失去了名片,成了无名的“平凡人
”,也就是变得普通了,有人接受不了这一变化就会一下子衰老。
但是,这只不过是从公司这个小的共同体中被分离出来而已,任何人都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因为,无论怎样,我们的一切都属于地球这个共同体,属于宇宙这个共同体。
青年:这只不过是诡辩而已!突然听到有人告诉自己“你属于宇宙
”,这到底能带来什么归属感呢?!
哲人:的确,宇宙很难立刻想象出来。但是,希望你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例如国家或地域社会等,而且在哪里都可以作出某些贡献。
青年:那么,这种情况怎么样呢?假设有一个人既没有结婚,也还没有工作、没有朋友,且不与任何人交往,仅靠父母的遗产生活。他逃避“工作课题
”“交友课题
”和“爱的课题
”等一切人生课题。可以说这样的人也属于某种共同体吗?
哲人:当然。假如他要买一片面包,相应地要支付一枚硬币。这枚被支付的硬币不仅可以联系到面包店的工作人员,还可以联系到小麦或黄油的生产者,抑或是运输这些物品的流通行业的工作人员、销售汽油的从业人员,还有产油国的人们等,这一切都可以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人绝不会,也不可能离开共同体“独自
”生活。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
哲人:是的,重要的就是这里——分离课题如何带来良好的关系。也就是,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这里就需要提到“横向关系
”这个概念。
青年:横向关系?
哲人:举一个容易明白的亲子关系的例子。在教育孩子或是培养部下的时候,一般都认为有两个方法:批评教育法和表扬教育法。
青年:啊,这是经常被拿来讨论的问题。
哲人:你认为批评和表扬应该选择哪一种呢?
青年:当然应该是表扬教育法。
哲人:为什么?
青年:想想动物训练就能够明白。训练动物耍技艺的时候可以挥舞着鞭子让其顺从,这是典型的“批评教育
”的做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一个手拿着食物并通过语言的赞美让其记住所教技艺。这就是“表扬教育
”。
这两种方法在“掌握技艺
”这个结果上也许一样。但是,在“因为被批评而做
”和“想要被表扬而做
”这两种情况中,行动对象的动机完全不同,后者中含有喜悦的成分。因为批评会让对方萎缩,所以只有在表扬教育下才能茁壮成长。这是理所当然的结论吧。
哲人:的确如此。动物训练是很有意思的观点。那么,我要说明一下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关于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以表扬
”的立场。
青年:不可以表扬?
哲人:当然,同时也反对体罚、不认可批评。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青年:究竟为什么呢?
哲人:请你考虑一下表扬这种行为的实质。例如,假设我赞美你,说“不错嘛,你做得很好
”。你不觉得这种话有些别扭吗?
哲人:为什么感觉不愉快呢?你能说明一下理由吗?
青年:那句“不错嘛,你做得很好
”中所包含的俯视般的语感让人不愉快。
哲人:是的。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
”这方面的特点。有的母亲会赞美帮忙准备晚饭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
”。但是,如果是丈夫做了同样的事情则一般不会表扬说“你真了不起
”吧。
青年:哈哈,的确如此。
哲人:也就是说,用“你真了不起
”“做得很好
”或者“真能干
”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你刚才提到的训练的事情正好象征了一种“表扬
”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
”,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青年:为了操纵而表扬?
哲人:是的。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
”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
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青年:不不,这不对。请您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一下。对孩子来说,被父母表扬是无上的喜悦吧?正因为希望得到表扬才努力学习、才好好表现。实际上,我在小时候就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长大之后也是一样,如果得到了上司的表扬就会很高兴。这是一种不关乎理论的本能的感情。
哲人: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
”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
”,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青年:这可以表达为“虽不同但平等
”吗?
哲人:是的,是平等即“横向
”关系。例如,有些男人会骂家庭主妇“又不挣钱!
”或者“是谁养着你呀?
”之类的话,也听到过有人说“钱随便你花,还有什么不满的呀?
”之类的话,这都是多么无情的话呀!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
青年:的确如此。
哲人:他们恐怕是非常害怕女性变得聪明、比自己挣钱多或者是跟自己顶嘴之类的事情。他们把人际关系都看成是“纵向关系
”,害怕被女性瞧不起,也就是在掩饰自己强烈的自卑感。
青年: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陷入了想要尽力夸耀自己能力的优越情结呢?
哲人:是这样的。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
”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青年:嗯,的确。我在想要表扬他人的时候,心中多少也会有些“操纵
”意识。企图通过说一些恭维的话来讨好上司,这也完全是一种操纵吧。反过来说,我自己也因为被某人表扬而被操纵着。呵呵呵,人就是这么回事吧!
哲人:在无法摆脱纵向关系这个意义上的确如此。
哲人:在说明课题分离的时候我说过“干涉
”这个词。也就是一种对他人的课题妄加干涉的行为。
那么,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当然,这里的干涉就是操纵。命令孩子“好好学习
”的父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也许本人是出于善意,但结果却是妄加干涉,因为这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操纵对方。
青年: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也就不会再有干涉吗?
哲人:不会再有。
青年:但是,学习的例子暂且不谈,如果眼前有一个非常苦恼的人,那总不能置之不理吧?这种情况也可以说一句“我若插手那就是干涉
”而什么也不做吗?
哲人:不可以置之不问。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
”。
青年:干涉和援助有什么不同呢?
哲人:请你想一下关于课题分离的讨论。孩子学习的事情,这是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或老师无法代替。而干涉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做出“要好好学习
”或者“得上那个大学
”之类的指示。
另一方面,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
”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青年:这种作用并不是强制的吧?
哲人:是的,不是强制的,而是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也就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青年: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哲人:是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
青年:鼓励?……啊,以前您说过日后要对其进行说明的一个词。
哲人: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青年:哎呀,这不是又绕回来了吗?结果不还得是表扬吗?人在得到别人表扬的时候就能体会到自己有能力,继而找回勇气。这一点就不要固执了,请您承认表扬的必要性吧!
哲人:不承认。
青年:为什么?
哲人:答案很清楚。因为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
”的信念。
青年:您说什么呀?!
哲人:还要我再重复一遍吗?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
”的信念。请你好好记住这一点。
青年:哪里有那种傻瓜呀?!正相反吧?只有得到了表扬才会感觉自己有能力。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哲人:不对。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
”。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
青年:但是……但是,这还是难以接受!
哲人: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你不就一直因为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而感到厌烦吗?
青年:哎……哎呀,这个嘛。
哲人: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
”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表达不太认同,哲人觉得“
你干的不错
”就是纵向关系,“谢谢
”就是横向关系,就是承认自己没有能力,这点我不太认可。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哲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建立纵向关系?还是建立横向关系?这是生活方式问题,人还没有灵活到可以随机应变地分别使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不可能与这个人平等,因为与这个人是上下级关系
”。
青年:您是说在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中只能选择一种?
哲人:是的。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
”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青年:您是说我甚至对朋友也用纵向关系去理解?
哲人:没错。即使不按照上司或部下的关系去理解,也会产生诸如“A君比我强,B君不如我
”“要听从A君的意见,但不听B君的
”或者“与C君的约定可以作废
”之类的想法。
青年:嗯……
哲人:反过来讲,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
”发展。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哲人:还是共同体感觉。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
”和“他者贡献
”。
青年:噢,是新的关键词呀。都是什么呢?
哲人:首先从“自我接纳
”开始说明。第一夜的时候,我曾经介绍了阿德勒“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这句话,你还记得吧?
青年:当然。
哲人: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
”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来改变对“我
”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青年:这是指更加积极、获得更强的自我肯定感、凡事都朝前看吗?
哲人: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青年: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哲人:是的,这两者有明显差异。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
”或者“我很强
”,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
”,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
”,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
”,这就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就是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接受现在的优缺点,利用现有的被给予的东西
青年:您是说即使得了60分也不必悲观?
哲人:当然,毫无缺点的人根本没有,这在说明优越性追求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吧?人都处于“想要进步的状态
”。
反过来说也就是,根本没有满分的人。这一点必须积极地承认。
青年:嗯,这话听起来似乎很积极,但同时又有消极的因素。
哲人:所以我要使用“肯定性的达观
”这个词。
青年:肯定性的达观?
哲人: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
”和“不能改变的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
”。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
”,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青年:……可以改变的和无法改变的。
哲人:是的。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
”,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
”。这就是自我接纳。
青年:哦,这么一说……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过这样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来自一部小说。
哲人:是的,我知道,这是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的祈祷文
”,是一段非常有名的话。
青年:而且,这里也使用了“勇气
”这个词。我本以为已经烂熟于心了,但现在才察觉到它的意思。
哲人:是的,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
”。一切都是“勇气
”的问题
建立共同体感觉需要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肯定性的达观。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有勇气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有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信赖的反义是怀疑,不是背叛。他者贡献:他者贡献并不是牺牲自我为他人,相反,它是为了能够体会到“
我
”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因为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也就是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
”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哲人:在这里需要把“相信
”这个词分成信用和信赖来区别考虑。首先,信用有附加条件,用英语讲就是“credit
”。例如,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必须提供某些抵押。银行会估算抵押价值然后贷给你相应的金额。“如果你还的话我就借给你
”或是“只借给你能够偿还的份额
”,这种态度并不是信赖,而是信用。
哲人:与此相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
”,而应该是“信赖
”。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很简单。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
”。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
”,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青年:您是说这也是课题分离?
哲人:是的。就像我反复提到的一样,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那么人生就会简单得令你吃惊。但是,即使理解课题分离的原理和原则比较容易,实践起来也非常困难。这一点我也承认。
青年:那么,难道我们就应该信赖所有人,即使遭到欺骗依然继续相信,一直做个傻瓜式的老好人吗?这种论调既不是哲学也不是心理学,这简直是宗教家的说教!
哲人:这一点我要明确否定。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
”。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
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这个观点好像没太大意义,无非告诉我需要无条件信任朋友,但是如果朋友背叛了你,你可以剪短关系?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他者贡献是指在自我接纳和他者信任的基础上,无私的为他人做出贡献。
哲人:首先,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
”,这就是自我接纳。同时,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即他者信赖。
既能接纳自己又能信赖他人,这种情况下,对你来说的他人会是怎样的存在呢?
青年:……是伙伴吗?
哲人:正是如此。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正因为是伙伴,所以才能够信赖。如果不是伙伴,也就做不到信赖。
并且,如果把他人看作伙伴,那你也就能够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而也就能够获得“可以在这里
”的归属感。
青年:也就是说,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哲人:是的,你理解得越来越快啦!并且,视他人为敌的人既做不到自我接纳,也无法充分做到他者信赖。
青年:好吧。人的确都在寻找一种“可以在这里
”的归属感,因此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这一点我没有异议。
但是,仅凭把他人看作伙伴并给予信赖就可以获得归属感吗?
哲人:当然,共同体感觉并不是仅凭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就可以获得的。这里还需要第三个关键词——“他者贡献
”。
青年:他者贡献?
哲人: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青年:贡献也就是发扬自我牺牲精神为周围人效劳吧?
哲人: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
”,并对此给予警示。
并且,请你想一想。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也就是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
”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是这样吧?
也就是说,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
”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
”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青年:贡献他人是为了自己?
哲人:是的,不需要自我牺牲。
青年:哎呀哎呀,您的论调越来越危险了吧?这可真是自掘坟墓啊!为了满足“我
”而去为他人效劳,这不正是伪善的定义吗?!所以我才说您的主张全都是伪善!您的论调全都不可信!算了吧,先生!比起满口道德谎言的善人,我宁愿相信那些忠实于自己欲望的恶徒!
哲人:言之过早了。你还没有真正理解共同体感觉。
青年:那么,关于先生主张的他者贡献,请您举个具体例子吧。
哲人: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
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
”,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哲人:当然,赚钱也是一个重大要素。正如你之前查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被铸造的自由
”一样。但是,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继续忙碌工作着。为什么要工作呢?是因为无底的欲望吗?不是。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
”归属感。获得巨额财富之后便致力于参加慈善活动的富豪们,也为了能够体会自我价值、确认“可以在这里
”的归属感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
”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
青年:人生和谐?
哲人: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
这种时候,是关注讨厌你的那个人呢?还是聚焦于非常喜欢你的那2个人?抑或是关注其他作为大多数的7个人?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
”。
哲人:例如,那些是“工作狂
”的人。这些人也缺乏人生和谐。
青年:工作狂也是?为什么?
哲人:口吃者是只看事物的一部分便来判断其整体。与此相对,工作狂则是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
也许他们会辩解说:“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
”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青年:啊……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个工作狂,一心只想着在工作上出成绩;并且,还以自己挣钱为理由来支配家人;是个非常封建的人。
哲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工作
”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
”,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说的我就是这样的人。需要反思下自己。的确是在逃避其他责任。缺乏人生和谐。
青年:哎呀,正是如此!而且,被抚养的家人还根本不能反驳。对于父亲“想想你是靠谁才吃上饭的吧!
”这种近似暴力的语言也不能反驳。
哲人:也许这样的父亲只能靠“行为标准
”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工作了这些时间、挣了足以养活家人的钱、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自己就是家里最有价值的人。
但是,任何人都有自己不再是生产者的时候。例如,上了年纪退休之后不得不靠退休金或孩子们的赡养生活;或者虽然年轻但因为受伤或生病而无法劳动。这种时候,只能用“行为标准
”来接受自己的人总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青年:也就是那些拥有“工作就是一切
”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吧?
哲人:是的。是缺乏人生和谐的人。
青年:……如此想来,我似乎能够理解先生上次所说的“存在标准
”的意思了。我的确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无法劳动、在“行为标准
”上做不了任何事时候的情况。
哲人:是按照“行为标准
”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
”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
”的问题。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的幸福
哲人: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
”或者“我对他人有用
”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青年:也就是您刚才提到的他者贡献吧?
哲人:是的。并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里所说的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
青年: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
哲人: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
”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
”也可以。
青年:请等一下!这么说来,先生认为的幸福就是……
哲人:你已经察觉到了吧?也就是“幸福即贡献感
”。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作者认为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所以幸福也来自人际关系。所以“
共享感(自身价值的提醒)
”就是幸福。这个观点我只认可一般。而且我也不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青年:但、但是,这……
哲人:怎么啦?
青年:我不能认可这么简单的定义!先生的话我还记得,就是您以前说过的“即使在行为标准上对谁都没有用,但从存在标准上考虑人人都有用
”那句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成了所有的人都幸福吗?!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 活在当下、活好当下
哲人: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青年:连续的刹那?
哲人:是的,是“现在
”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
”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青年:您是说没必要进行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
哲人: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 过去不可逆,未来即注定。人类活在惯性中,从小看老,现在游手好闲,未来也不会有成就。
- 想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们活在当下,拥有现在。因为我们掌控着名为“此时此刻
”的刹那,现在做的每一件事,在未来都有相应的结果。
想健身,趁现在;想旅行,趁现在;想学习,趁现在。 - 不要为失去的奶酪哭泣。
情绪是可以通过练习被理智掌控。
现在的焦虑、痛苦和不幸,其实是你不愿意走出的“舒适圈
”,因为你可以用这些情绪掩饰你的好吃懒做、吐嘈抱怨。
但是,这些负面情绪真的好吗,与其怀着焦虑的心情玩一天手机,不如开开心心没心没肺的追一天剧。
可以不努力,选择随波逐流的活着,但是垃圾的情绪留着也没用,不是吗?
舞动人生
哲人:请你这样想。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
在跳着小提琴之舞的人中可能有人成了专业小提琴手,在跳着司法考试之舞的人中也许有人成为律师,或许还有人跳着写作之舞成了作家。当然,也有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是,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
”,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
”充实就已经足够。
青年:只要跳好当下就可以?
哲人:是的。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的地。
青年:怎么能有不存在目的地的人生呢?!谁会承认这种游移不定、随风飘摇的人生呢?!
哲人:你所说的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
”。与此相对,我所说的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
”。
青年:潜在性和现实性?
哲人:我们可以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明。一般性的运动——我们把这叫作移动——有起点和终点。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最好是尽可能地高效而快速。如果能够搭乘特快列车的话,那就没有必要乘坐各站都停的普通列车。
青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了想要成为律师这个目的地,那就最好是尽早尽快地到达。
哲人:是的。并且,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路程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完整。这就是潜在性的人生。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哲人:请你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此时,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的最里边。但是,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
”,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青年:强烈的聚光灯?
哲人:是的。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
”。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
”,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
”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
”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
”,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青年:但、但是……
哲人:如果站在弗洛伊德式原因论的立场上,那就会把人生理解为基于因果律的一个长故事。何时何地出生、度过了什么样的童年时代、从什么样的学校毕业、进了什么样的公司,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
的确,把人生当作故事是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在故事的前面部分就能看到“模糊的将来
”;并且,人们还会想要按照这个故事去生活。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所以我只能照此生活,错不在我而在于过去和环境。这里搬出来的过去无非是一种免罪符,是人生的谎言。
但是,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那就不再需要故事。
青年:如果这么说的话,阿德勒所说的生活方式不也是一种故事吗?!
哲人:生活方式说的是“此时此刻
”,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改变的事情。像直线一样的过去的生活只不过是在你反复下定决心“不做改变
”的基础上才貌似成了直线而已。并且,将来的人生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这里没有故事。
青年:但是,这是一种逍遥主义!不,应该说是更加恶劣的享乐主义!
哲人:不!聚焦“此时此刻
”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哲人: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